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從大統劣油看大賣場的薄利多銷假象

大統劣油事件與前不久進口米混充台灣米事件,這其實都是大賣場銷售策略下的產物,大賣場的商品售價遠比傳統小商家低,這是個不爭的事實,但各位可知道背後不為人知的原因,真的是薄利多銷嗎?從營運成本的角度,大賣場規模是傳統小商家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,但其營運成本絕對超過規模的倍數,所以最大問題在於進貨成本,因為大賣場吃貨大所以進貨成本較低嗎?錯!真正原因在於傳統小商家是成本決定售價,而大賣場是參考傳統小商家的售價後決定自己的售價,再由售價決定進貨成本,其利潤絕對遠比傳統小商家高。

談到這裡各位或許還是不清楚為何大統劣油、進口米混充台灣米跟大賣場有關,大賣場所訂的進貨價,對出貨廠商而言是否還是利潤可言,我們不得而知,但廠商肯定無法接受,可是一旦放棄大賣場通路,幾乎等於放棄台灣市場,就在這種情況下,廠商只好硬著頭皮幹,專為大賣場生產一批包裝幾近相同,但配方不同的產品,一回生二回熟久了就習慣,最後乾脆統一生產低價產品充當高價產品,尤其促銷商品更是黑幕重重,可惡的是我們的官員視而不見,還讚許這些黑心商人所成立的抗漲專區,在商言商,一分錢一分貨才是從古至今不變的道理。

薄利多銷背後的假象

財團(大賣場)與財團(供貨廠商)間的利益糾葛,賺飽了錢卻犧牲了消費者,俗話說『砍頭的生意有人做,虧本的生意沒人做』,大賣場的經營模式真的是薄利多銷嗎?請主管機關不要再自欺欺人,我們批評的不是低價促銷,而是低價背後的真相,現在大賣場已儼然成為黑心商品的推手,偉大的官員們!該是到了全面徹查大賣場黑心商品的時候了,讓廣大消費者看清楚薄利多銷背後的真相,並嚴懲黑心商人以儆效优。